🏡 返乡过年
前年,父母将老家的房子装修,于是每年一家人便回乡下老家过年,这已成为一种传统。2 月的第一天是个阴雨天,分趟将提前整理好的衣物与新春过年用品搬上车,我们躲入其内,往烟雨中钻去,向老家方向行驶。
我想,大概很长时间不会回到城市。我将过上半乡下的生活,滑动在人与人之间边界模糊的地方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多少沾点亲属关系,点头寒暄的都是一同生活几十年的邻里。这里不常开窗,代替的是,门总敞开着。人们闲暇地坐在客厅,从自家门框内,望着对面门框内的生活。生老病死的声音,四处流淌。
人们彼此熟悉与透明,既无法分割,又过着各自的生活,于是客气、虚伪与热情同在,于是朋友可以亲如兄弟,兄弟也可以不必是兄弟。每个人都沾着亲,于是每个人都不再亲。
随着中年一辈的出走,带回儿孙枝繁叶茂的又一辈,亲情窝在一户小家。门依旧敞开着,流淌出的声音,取而替代的是金钱与社会地位的攀比。谁家开了什么车,谁家又在外赚了许多钱。
至于亲情,不和睦的兄弟姐妹,靠外界的眼光与看法维系着春节的习俗与传统,子孙后辈间的关系自然也不如朋友与同学。大家假装和谐,等着春节过后返回自己正常的生活。
📝 memos
长辈的姿态与语气
我应该警惕这种自上而下的姿态,视人为独立且平等的个体。
春节是一场仪式
发现春节只是一场仪式,或者一个契机。若需团聚,何必等到春节,若需联络,何必等到春节。打扫、美食、新衣,等都是为了准备这场仪式。这是传统附加给每个人的仪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