🙅♂️ 自己的位置
春节与母亲一同弄饭菜、做席,不仅体力上的累,还需顾虑礼节与他人的心情。在家宴中,我一直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,岁数已不属于小孩一桌,不想喝酒也不是大人一桌。
陷入两难后我才发觉,终究是因为我没找到自我,缺乏恒定不变的自己的信念。这与缺乏沟通技能无关,因为与人应答时,我找不到对应回答的立场。
我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,因此我缺乏应对的勇气,缺少执着或固执的自信。若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、自信,其实也没必要去搭理这些庸俗的礼节或客套,过好自己的生活便可。
明白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,明白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与进程,又何必太在意刺耳的风言风语呢。
👥 春节间的亲情
我越来越觉得春节是件无趣的事。幸苦地从昨天开始准备午餐,客人享用的时候,主人反而还在辛劳地炒菜。这起到了什么联络,维系了什么情感?走过场的模式,提供他人一个交流的场合,而主人反而不那么重要了。
兄弟之间已经不再和睦,春节的相聚不过是强硬地重新合在一起。情感是需要平常联系的。春节绝对不是这个合适的时机。
📝 memos
悉达多
本以为是难读的书,结果看得意外轻松。多数的隐喻我无法读懂,不过依旧能感觉到这确实是一本写作为书的诗篇。
读着悉达多踏入不同的时期,我无法读懂作者想表达的含义,可至少我明白,悉达多是在探索自己的本质与内心,重点是他一直走在这条路上。我不祈求明白生活的本质,可希望自己能走在不断追寻生活意义的道路上。
在不断向外探索,不断向内追问本心时,即使未有结果,生活也是有趣的。
考恩经济学
从作者的博客得知这本书。既然无法看下曼昆的经济学著作,我想试着换一个人的书试试。
春节后的第一跑
昨天完成了春节后的第一跑。过年期间走街串巷,像是锻炼出了体力,许久未跑竟比以前还感到轻松。
以人为镜
这几天和相亲对象聊天,突然理解到,“以人为镜”,并不是说以人为榜样,去模仿效仿。“以人为镜”,它是通过与人沟通,以达到正视自己心灵的结果。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,把握言行的尺寸,衡量并审视自己价值的边界,洞察自己是怎样的人,想成为与表现为怎样的人。
某些方面上,与人交流,比自省更能叩问自己的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