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看到白宫川普和泽连斯基的记者会议,也看了评论下的对立的观点。我尝试以观察的心态看待,思考沟通与交流。
沟通的过程,关乎取舍,无关对与错。任何交流中,没有任何一方有资格宣判正义与道德。这或许涉及个人的信条与理想,然而从经济的角度出发,这也是一场交易,沟通如何促进理解,达成方案。
要从对话中观察,先识别到信息。信息的准确性非常重要,也很难的一环。此外,要分清对方表达的内容中,哪些是事实,哪些是个人观点。事实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,假设其议程设置。克服对观点的情绪化反应,需要明白,总会存有你认同与不认同的观点。克服自己的情绪,想象自己信奉的思想自由与表达自由。无论什么背景,他都享有表达的权力,那你就得认可他人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。即使你不赞成那个观点,也该尊重独立个体自由思考与自由表达的事实。尊重人的自由,是沟通的前提,是一项值得时刻记住的准则。
阅读别人观点中的信息,在表达自由与思想自由下摆脱情绪的影响。下一步,则是分析他人观点的背景与前后文。言语是不完整的,观点必定有前后文。即使观由情绪导向,也有着其背后的逻辑。观察与思考观点的前后文,试图理解背后的逻辑。多加练习沟通,提前做背景调查。重要的是,持续提问,直到理解对方观点的逻辑,理解观点后的背景和前后文。
之后,开始分析观点,思考如何回应。顺着他人的逻辑,虚心地阐述自己理解后的观点,加上观点的前后文,以便对方理解我的逻辑。
不过,沟通与表达中,不完全是事实、观点与逻辑。反而,这些仅占了很少的部分,更多的信息隐藏在表情、举止、礼仪等等。
理解情绪同样重要,人是情绪的动物。情绪是交流事实与观点的基础。照顾情绪,比照顾事实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