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定拖延的那一刻,我想的是什么?那时,我想的是,之后我总会完成的。
我在心中默认了一个事实,将来的我肯定会执行,且能够完成任务。所以,即使此刻拖延,将来的那个我,他早晚会弥补回来。此刻我逍遥快活,将来的那个我有能力完成,没准能加倍做得更好。
有种莫名而来的自信。一方面认为反正未来的自己会去完成,何必急于此刻;另一方面,认为自己反正有能力,能够胜任本规划中任务。所以,我总是用拖延代替执行。
我想的是,我早晚得做,不急在这一刻;我默认我可以完成,自信有这个能力。
我潜意识的思考模式固化成了惯性,促进拖延成为思考的习惯。思维模式使得我对事事拖延。
或许,正确的思维应该是:
- 谦卑地反问,我真的能搞定吗?将任务和事项想象成挑战,以谦卑的心,想象以下克上。用游戏的心态,抉择期间,回忆起 Roadmap 中的独立与自由,以主角的身份,挑战这项任务。
- 既然早晚得做,不如现在就做,未来享乐。如果是必要的,那么便此刻做,将消遣与玩乐留给未来的自己。这也是财富自由的理念,年轻时赚钱,年长后自由。